2012年4月26日

2012 挪威 後會有期



        四月二十六日,Stavanger無風的天空上,落下直率的雨,點點滴滴打在身上,漣漪卻泛在心裡。


        挪威的片段就要進入尾聲,坐在駛往Trondheim的回程火車上,看著車窗外飛略過一片一片的挪威森林,此刻眼眶才充溢著感謝的淚光,謝謝挪威的雪與森。

        挪威的冰雪美得令我疼痛;挪威的森林仁慈地令我想哭。這同樣的針葉林也許大同小異,但或許是心境的轉化已經和Alaska時的感受大不相同。Alaska和Canada時的森林,是充滿學習、恐懼、衝動與挑戰的流浪之初;如今挪威的森林卻充滿詳靜,是流浪者的歸鄉、是縫補刻滿傷痕不再悸動的流浪者之心。

       為何總是不斷以「流浪」一辭稱之而不用「旅行」呢? 也不知該如何解釋,也許是......高溫50°C低溫零下10°C的氣溫、連綿十多天不斷的大雨、如大地之錘擊碎大地的乾燥烈陽、永無休止如末日的狂風、不到一百公里的距離必需翻過兩個海拔近四千公尺的高山、凍結道路偷走空氣與色彩的冰風雪等等,而在這些情況中,若必需在沒有庇護的房屋沒有家的條件下渡過時,「旅行」與「流浪」的差別就顯而易見。

        當我坐在安全溫暖的台灣家中看待「流浪」,總可以有無限的美好幻想;有無限不可思議的事情等待遭遇,但請牢記一個事實,實踐「流浪」的每一步,都像鋒利的刀刃割開傷口一般殘酷,沒有用身體實際體驗過是無法理解。在法國諾曼地與Maxi和Christine聊到Patagonia時,我再度否定「感同身受」的存在,要它成立的前題是曾經共同「身受」過,否則「感同」就不存在。心靈上精神上有無限的可能,但肉體有肉體存在不可替代的價值。

        移到人的社會上來說不也是一樣嗎?不要總是抱怨"為什麼沒人懂我?" 因為沒有相同體驗啊傻孩子,不妨只以分享的心態,歡愉的經驗每個人都有,不是各全其美嗎?

        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不用先經過「身受」就能「感同」甚至做到超越,那個人的名字叫「母親」。   ......千萬不要讓母親難過...而要讓母親替你高興....
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在挪威
可以輕易地找到像這樣的樹林



挪威森林.....
我從來沒看過村上春樹
但挪威的森林一定會有特別只想對你傾訴的話語
等著你聆聽

4 則留言:

  1. 『這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可以不用先經過「身受」就能「感同身受」甚至做到超越,那個人的名字叫「母親」。 ......千萬不要讓母親難過...而要讓母親替你高興....』 我感動了,我鼻酸了...

    回覆刪除
  2. 我收到你寄給我妹(阿嫥)的明信片了,謝謝,加油啊!

    回覆刪除